近年来,尤其是新学期以来,我校更加重视教学工作,党员干部率先垂范扎根课堂,听课评课磨课热情不断高涨,教风学风更加浓厚。全校上下狠抓质量,卓有成效。根据日前广州市教育研究院教学视导的反馈,我校优秀课比例比以前有较大提高,教师精气神有了明显提振。
3月初,广州市教育研究院副院长陈坪一行30多位领导、专家到广州协和学校开展教学视导,听课范围涵盖小学、初中和高中各学段各学科。
党委书记刘红梅深入教学一线听课评课,打造高效课堂
校长何冠南深入教学一线听课评课,打造高效课堂
协和教师积极陪同专家听课评课
教研员们听了90多位老师的近100节课,并对课程进行了点评。
协和教师课后与专家研讨交流
各备课组深入研读新课程,研讨教学方法,展现出协和教师扎实的基本功和较高的教育素养。
协和教师展现出较高的教育素养
协和教师创设情境,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精准施教提质量 科学管理促发展
当天上午,在教学管理工作调研会上,我校副校长黄东江作了《精准施教提质量 科学管理促发展》的发言,介绍了我校落实高中新课程,落实“双减”政策、提质增效的思路与方法及特色课程开设等情况。
副校长黄东江作汇报《精准施教提质量科学管理促发展》
随后,何冠南校长就我校的课堂教学实践及高考备考经验作了补充,强调了我校高质量教学一直坚守的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并分享了对备考的认知与感悟。
校长何冠南就我校课堂教学实践及备考经验作补充
市教研院领导、专家听取了我校领导的汇报,结合上午的实地考察,对我校教学管理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赞扬了我校作为百年老校,有底蕴有传承,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有谋动,有行动;以课程建设、课堂管理、命题研制、测试诊断等四个抓手加强课程实施;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实施青蓝工程,评选教学成果奖;构建十二年一贯制“六和”课程,发挥出课程的育人功能。
专家与校领导交流视导情况
突出特色抓教学 推进协和新发展
当天下午,市教育研究院专家分科组详细反馈了听评课情况。在中学部反馈总结会上,市教育研究院副院长陈坪赞扬我校师生精气神有明显提升,教师听课评课热情高涨,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体现出“三突出”“三落实”:突出生态研究,突出“双新”推进,突出作业优化,落实校本教研转型升级,落实“双减”政策,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发展观。同时,他也对我校教育工作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学校领导听取专家反馈意见
广州市教育研究院副院长陈坪反馈教学视导情况
广州市教育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所李渊浩所长做初步的数据分析
广州市教育研究院专家反馈听课情况
小学部,专家反馈听课情况
反馈会后,教师与专家合影
听完市教育研究院领导、专家的反馈意见后,校长何冠南表达了感谢,表示协和将把握和珍惜新的发展机遇,把专家听课视导的指导意见转化为学校前进的动力,坚定前进的方向,协和人苦干还要巧干。
校长何冠南作表态性发言
随后,党委书记刘红梅作了表态性发言。她说,教学是学校发展的中心工作,课堂是教学主阵地,协和致力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六和”课程建设,促进课堂教学高质量发展。本学期开学以来,党员教师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深入听课评课,观察课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上示范课,加强研究。党委研发了《”一师一评”闭环教学教师成长研究评价表》,着力从教学设计逻辑性、教学重难点把握、教师基本素质、教学适切性和教学效果等五个方面精准发力,构建高效课堂,让学生得到充分发展。相信下一次教学视导,协和将有更崭新的面貌,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党委书记刘红梅作表态性发言
鼓足干劲争上游 共筑梦想创奇迹
3月7日,我校在立基堂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专题通报了本次市教育研究院的反馈报告。副校长黄东江详细解读了学校课堂教学视导整体情况和各学段各学科情况。校长何冠南勉励协和人抓住发展新机遇,继续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共筑梦想,共创奇迹!
副校长黄东江详细解读市教研院教学视导的反馈报告
校长何冠南总结教学视导情况
获评优秀课例教师的感言
中学语文科龚健老师:
这次广州市教研院的视导听课活动让我既紧张又深受启发。校领导的重视与反复强调让我清晰认识到这不仅是对我们协和的教学指导检查,也是我们教师提升自己教学能力的好机会。为了上好这节课,整个备课组老师经过了多次集中备课,深入研究教材与新课标,自觉去学习语文教学新理念、新教法。大家交流共享自己的所思所得,集腋成裘,还得到了科组长晏老师的指导,才终于打造出一节较为满意的诗词教学课。这一过程中,我觉得最可贵的不是那个“优”的评价,而是我从中感受到的协和学校从上到下对重返品质高地的渴求与自信,是协和的老师们相扶共融的温暖,是协和语文人对优质教学孜孜不倦的热情探索之心。这一切,为我自感开始趋于庸常的教学生活打了一剂强大助力剂,为接下来的教学生活指明了更清晰的发展方向。
中学数学科刘婷老师:
我执教的课是《勾股定理》第一课时。在集体备课之前,我们备组是先各自备好课,然后再进行思维的碰撞。每个班级有每个班级的特色,也有每个班级的优劣点。在集体备课前先各自做好充分的自我备课,我认为更能让备课的老师主动思考适合自己班级学情情况的教法。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是要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本节课上我组织了学生小组间进行合作探究,并留足够时间进行分享。每个组的学生都上台展示了探究成果,教师在学生展示的基础上加以数学思维的引导和总结,激发学生从勾股定理数的特征(平方)联想到需要构造形的特征(正方形),证明等式成立既可以从c^2入手(构造以C为边长的正方形),也可以从a^2+b^2入手转化为c^2,从而让数形结合的思想渗透到学生的思维中,在探究过程中体会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精妙。
中学英语科傅咏老师:
根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我们要实施要以素养为导向的单元整体教学实践。教师要探索和形成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从传授知识转向培养能力,从讲解道理转向引导发现,从呈现结果转向共筑过程。围绕学生不同阶段核心素养的发展目标重构课程内容,在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指导下设计并组织学习活动,鼓励和引导学生在真实、复杂的情境中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走出教材,超越学科,回归生活,实现课程育人方式的改变。
这次市教研院视导听课反馈肯定了我们的新课标的深入学习和理解的成效,我们的教学设计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单元整合、英语学习活动观、教学评一体化理念的渗透,较好地发挥英语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育人功能,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教研员说我们英语教师在实现教学目标所组织的活动和采取的评价手段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案设计简洁有效,学生表达的积极性和质量都让人惊艳。受到教研院评价的肯定与鼓舞,我们英语人在教育教学教研路上,敦本务实、勠力同心,在协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继续发光发热!
中学地理科陈健伟老师:
课堂教学的高质量发展,是学校发展的根本。课堂的主体应该是学生,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打造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把课堂交给学生,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学习,才能让教学更有效、优质。
在本轮新课标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努力加强理论学习,借鉴别人成功的案例、经验,让课堂教学中能更快、更好的推进新课标新课程的落地。在教学内容的设计,要以课程标准为指引,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以主题为引领,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从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实现学科素养的提升。
中学政治科黎洁老师:
3月1日,市教研院专家莅临我校指导教学。我上了一节主题为《青春有格》的调研课。本节课在科长周舜香老师的指导下,经过老师们集体备课,反复打磨,最后取得了理想效果。
市教研院专家老师对于本堂课给与了较高的评价,肯定了教学情境创设恰当合理,探究活动符合学生实际,以较好的逻辑性与结构化呈现学科知识。同时也提出,课堂教学要真正做到以课标为基础、以“核心素养”为准绳,创新教学方式、丰富课堂活动,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专家们的建议为今后的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打开了思路,也为如何真正实现教学评的一致性,更好的落实思政课“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指明了方向。
小学艺术科陈勇坚老师:
艺术科坚持在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下实施以美育人,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形成学生个人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集体备课过程中,我们加深了对《艺术课程标准》的学习,感受了核心素养下教学新理念的魅力。我们在落实“双减”政策背景下实施了“减量增质”的课堂教学,尝试了大单元教学和跨学科的教学设计。同时,在实施“美感沉浸式教学”和“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提升学生美术素养,落实以“美”带“术”、以“情”代“技”审美目标的实施。本人在本次的视导课中发扬大胆创新的教研精神,在课堂教学中实施了以问题为导向进行情境创设,培养学生守正创新、学习迁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了教学的预期水平。